| 大沙河水毁修复项目管理制度和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|
| 发布时间:2023-12-23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阅读次数:1 |
|
管理制度 1、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,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。 2、现场施工人员值班时,要严格遵守交接班时间,并认真执行交接制度,值班过程中,严禁擅自离岗。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在现场值班,必须请假,并且必须等替班人员到岗后方可离开。 3、现场施工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和作业队发生冲突,不说脏话,要做到文明施工。施工现场要有醒目的标语牌,安全警示牌,且布置合理整齐。 4、场区内施工道路畅通,路面平整,照明配置及时,保卫人员上岗执勤。 5、施工道路保持畅通,不准在道路上堆放设备、材料等物品,因工程需要切断道路前,必须经项目部主管领导批准,并采取相应措施,保证正常交通。 6、施工用电及各种管道系统布置合理,施工用电电源要集中布置,统一接线,标志清楚,明确责任人,定期检查维护。 7、生活区及施工区范围内的沟道、地面无垃圾,每个作业面都要做到“工完料尽场地清”,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齐。 8、因施工造成的滑坡、塌方或因施工需要搭设的平台要设立明显的标志和道路警示;高边坡和深基坑开挖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,保证人员机械设备安全。 9、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,尽量减少主体交叉作业,如必须进行交叉作业时要有隔离和防高落物的措施。
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(一)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1、施工场界噪声符合GB3096-2008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的要求。主要噪声源和挖掘机、铲车等噪音比较大的机械均设置消音装置,采用有效的吸声、隔音材料施做封闭隔声屏。 2、采取措施,保证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;每日22时至次日6时禁止强噪声施工。 3、在本工程场地出入口设围挡,以便和外界较繁华的交通要道隔离。 4、噪声超标时一定采取措施,对超标造成的危害,向受此影响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赔偿。 5、确定施工场地布局合理,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,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的影响,减少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的时间。 6、施工时尽量不在夜间施工,不使用自备发电机,以减少噪音。 7、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和载重车辆走行时间,尽量远离村庄,减小运输噪声对村民的影响。 8、施工选择性能优良、噪音小的施工机械,对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建筑噪音影响评估。对各种车辆和机械进行强制性的定期保养维护,以减少因机械故障产生的附加噪声与振动。 (二)施工与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1、废水悬浮物满足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8978-1996)的要求。要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,并保证工程的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,做到现场无积水,排水不外溢、不堵塞,水质达标。 2、施工污水经过明沟排入沉淀池,经沉淀池过滤后,做到所有的生活和其他污水必须分别处理达标后,再排入外部排水系统。沉淀池的大小根据排水量和所需沉淀时间确定。 3、施工营地及料场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地段,要有一定的缓冲距离,防止对水体的污染。施工营地产生的污水集中处理,其中粪便污水设化粪池并定期清掏,工程结束后化粪池用土填埋并恢复地表植被。 4、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过沉淀后,方可排入污水管线,亦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。 5、现场存放沥青、油料、漆料等化学品的库房,不得设于附近河沟及饮用水井附近,须备有遮盖的帆布,进行防渗处理,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,防止跑、冒、滴、漏,污染水源。 (三)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1、对易产生粉尘,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,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,保持地面湿度。 2、合理组织施工,优化工地布局,使产生扬尘的作业、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。土、石、砂、水泥等材料运输和堆放进行遮盖和密封,减少污染。 3、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害气体、尘烟、臭气的物质,熔融沥青等有毒、有害物质时,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。 4、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应尽量安排在库内存放,堆土场、散装物料的露天堆放场要压实、覆盖。 5、运输余泥渣土的车辆必须按照指定的运输路线、运输时间。运输过程中,应限量装载,车厢上部必须覆盖篷布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,防止余泥渣土沿线泄露、飞扬。 6、拆除构造物时要有防尘遮挡,适量洒水。 7、采用符合烟尘排放规定的清洁燃气炉灶。 8、优先选用电动机械,尽量减少内燃机械对空气的污染。尾气超标的汽车禁止上路行驶。 9、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,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,路面要保持湿润,洒水车不间断的进行洒水。 10、弃碴运至弃碴场,严禁随意抛撒。施工垃圾及时清运,适量洒水,减少扬尘。 11、做好既有道路养护工作,不得随意占用道路施工、堆放物料、搭设建筑物。 12、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和会产生有害有毒气体、烟尘、臭气的物品。施工中若产生有害气体,则采取有效的措施,及时治理,尽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。 (四)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1、合理调配土方,减少回填土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,表面用盖布土工布。 2、选择有资质的运输单位,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淤泥渣土;建立登记制度,防止中途倾倒事件的发生并做到运输途中不撒落。 3、保证回填土的质量,不得将有毒有害物质和其它工程废料、垃圾用于回填。 4、施工现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,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运,砂浆、混凝土倒运时应采取防撒落措施。 5、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不随地乱丢垃圾、杂物,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。 6、生活垃圾必须随时处理或集中加以遮蔽,妥善处理,保持场容整洁。 (五)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的处理措施 1、施工中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,要妥善处理,防止影响环境。 2、建筑垃圾运至有关部门指定的碴土场。 3、在驻地设垃圾池,分类收集,进行集中处理,可降解的实行降解措施,不可降解的集中掩埋,防止污染环境。 |